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郭沫若传 > 第61章(第1页)

第61章(第1页)

--------

1原文载日本在华反战同盟机关刊物《真理的斗争》1940年10月号,此处引自吕元明的译文,见1982年《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3辑。

2据学文:《郭沫若在赖家桥的生活片断》,《重庆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山城重庆艰难竭蹶,城里遭轰炸,郊县逢干旱,金刚坡下铄石流金,农人愁眉苦脸,沫若见了亦愁肠百结。七月初喜降甘霖,持续数日,农人皆大欢喜。沫若望着周围得救了的禾苗,想到今年米价虽不会锐减,但米荒可以不成问题了,他满心希望与苦难的家乡同胞共度这不吉利的流年。

郭沫若传--第十二章故乡行生辰庆

第十二章故乡行生辰庆

三十四

沫若回到重庆还不能算真正回到故乡,从渝州到嘉州虽然路程已经很近了,但于戎马倥偬之际一直未及归省。乡下早就来人敦促,而他总觉得自己之所以归国,完全是为了抗战,现在还没有作出什么贡献,哪有心思回去探亲呢。后来听说父亲久已卧病在床,不时处于昏迷状态,他这才下了决心告假两周,带了也在三厅工作的侄儿郭培谦(五哥翊新的儿子,1910‐1962),一同乘水上飞机返故乡。

这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下旬的一天,飞机停在乐山城外的肖公嘴。少年时代的沫若,不是曾在这里听到过凤凰鸣叫吗?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尤其当此&ldo;万里关河烽燧绕&rdo;的年代,故土已面目全非,哪儿再能追寻凤凰的踪影!反正他也无心领略风光,只想尽快赶回绥山之麓的沙湾老家。然而毕竟是故乡的山山水水,儿时的回忆不想追寻也会触景生情,一路上感慨自然不免油然而生:

依然碌碌一庸才,廿六年后始归来。

何处海棠香讯在?草堂寺内几徘徊。1

--------

1见张肩重:《在郭老周围的日子里》,1980年《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8辑。

&ldo;海棠香国&rdo;的骄子重新回到父老乡亲们的身边,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众人把他推上用方桌临时搭成的讲台上,请他发表演讲,他开口第一句就说:&ldo;离别了二十六年的家乡父老兄弟们,我是一个不肖的子孙……&rdo;

思子心切的郭朝沛已届八十高龄,卧病以来由沫若的元配夫人张琼华和四姐郭麟贞悉心侍奉。沫若一回到家,立即来到老人病榻前,跪在地上轻声呼唤着爸爸。泪流满面的四姐见父亲迷迷糊糊没有反应,便用拇指和食指比着一个&ldo;八&rdo;字伸到老人眼前,意思是说&ldo;你的八儿回来了&rdo;。这一举动可真灵验,老人面对这个&ldo;八&rdo;字,果然微微张开双眼,缓缓地偏转头看着跪在他身边的人,很吃力地点了一下头。过了片刻,老人启齿即询问孙子、孙女的情况,他哪里知道八儿尚有四子一女被抛置在海外,更难明白媳妇立群不久又将给他增添一个小孙儿。沫若泪眼莹然,想想当年母亲于弥留之际还不断地用微弱的声音呼唤他的乳名,再看看面前深切惦念自己的老父,心中好不伤悲。

老人深明大义,三月九日正逢他的诞辰,沫若与家人本来准备为他做寿,他却以国难期间不令铺张为口实,阻止了儿孙们的孝行。他喜欢大家围坐在病榻前,听八儿谈抗日救国的事。沫若说:&ldo;有人以为日寇强大,来势凶猛,其实,只要我们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团结抗战,前赴后继,最后胜利必定是属于我们的。现在抗战已经一年多了,日寇当初扬言三个月内荡平中国的狂妄叫嚣,不是破产了吗?&rdo;他见父亲连连颔首,便进一步解释了要郭培谦参加三厅工作的道理,说:&ldo;你的儿子为抗日尽力,你的孙子也要为抗日尽力,这也叫前赴后继嘛。&rdo;老人的脸上展现出慈祥的笑容。1

--------

1据笔者1982年11月16日访问魏蓉芳(郭培谦的夫人)谈话记录。

&ldo;少小离家老大回&rdo;,与家人重新团聚多么快慰。兄弟姐妹,还有众多的小字辈,济济一堂,情谊怡怡。五哥翊新和元弟翊昌喜绘水墨画赠人,沫若则忙着为他们题诗写跋。五哥给侄女珩瑛画了一幅荷花,沫若题诗云:

亢节婷婷上千荷,污泥不染意婆娑。

万千险境都经过,方信人间乐事多。

元弟给四姐麟贞画的是梅花两枝,并配以芭蕉叶,沫若在跋中说:&ldo;余见此则思及父母,盖梅花寓有祝寿意也。&rdo;由此又忆及儿时因与五哥翊新偷盗芭蕉花为母亲治病而备受父母笞楚的事,不禁感叹&ldo;而今父衰母逝,橙坞大哥亦早归道山&rdo;。

至于婚后第五天就开始独守空房的张琼华,此时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二十多年来,她一直把自己生活中的最大不幸深深地埋在心底里,从没有表现出任何哀怨。她孝敬公婆,操劳家务,赢得了全家人的尊重和信赖,公公、婆婆把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无论走到哪里,婆婆都要把她带在身边。丈夫的照片始终端正地挂在自己房间正中,结婚时的家具一件件擦拭得光亮照人,她还把他幼年时代读过的书籍、用过的文具、所写的作业本和诗文手稿、取得的毕业证书以及后来陆续寄回家的书信,全都珍藏着。沫若对她尽管没有爱情,然而充满感激之情。家人早就告诉过他,母亲临终前曾留下遗言:&ldo;他日八儿归来,必善视吾张氏媳,毋令失所。&rdo;1因此,现在他当着父亲的面,对张琼华一躬到地。2他在给兄弟姐妹以及小辈们题画留诗的同时,也给琼华写了两首,并逗趣地说:&ldo;你如果往后没钱用,可以拿它去卖几十个大洋。&rdo;3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雷霆轰炸后,睡起意谦冲。

庭草摇风绿,墀花映日红。

江山无限好,戎马万夫雄。

国运升恒际,清明在此躬。

民国廿六年九月赴昆山访辞修,遇敌机

轰炸,在明远室中小卧片时后作此,距今一

年将半,望清新之意无问今昔。书付琼华。

--------

1《祭母文》,见《德音录》。

2据笔者1984年10月23日访问郭宗瑨(郭沫若的侄子)谈话记录。

3黄高彬、唐明中:《新文化运动的珍贵史料》,《沫水》1982年第4期。

另一首为七律《铁佛披金色相黄》,在短跋中亦有&ldo;书付琼华&rdo;的字样。1这次沫若没有在家久留,为了及早返回重庆,三月十日就告别了父亲,首途乐山,在城里小住两日,以拜会亲朋和地方官府。先去行政专员公署,专员不在,秘书坐在那里懒洋洋地摆出一副似搭理非搭理的架势。沫若暗自高兴,&ldo;行客拜坐客&rdo;本系例行繁文缛节,他就是希望&ldo;坐客&rdo;不在才好,可以省掉许多事。于是留下了一张名片: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郭沫若

四川乐山

--------

1原件均藏乐山文管所。

本意无非表示他已来过,哪知秘书接过名片一看,象触了电似的,一下子从长足竹椅上弹了起来,点头哈腰完全换了一副嘴脸,奴声奴气地说:&ldo;啊!厅长!专员是有事才出去的,不知几时回来。厅长住在哪里,请告诉我,回来我向他说,好去拜望。&rdo;沫若淡淡地回了一句:&ldo;还没有住定。&rdo;便转身走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农家俏皇妃  我把你们当兄弟[快穿]  妖孽皇太子:独宠下堂妃  特种兵侍卫  见鬼的姻缘  三国赤子  摔!这坑爹的游戏  心尖宠  异世明皇  重生成豌豆射手  民国奇案演风雷  请让我和主角be  幻卡世界[重生]  在变弯的边缘试探  我家娘子力拔山  [快穿]快跑我们有病!  万人迷修炼手册  [快穿]白眼狼养成系统  爱妃她有神演技(互穿)  重生之将门庶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