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人类的敦煌 > 第50章(第1页)

第50章(第1页)

《普贤变》和《文殊变》都是经典的水墨巨制。虽然其中也使用了一点石青石绿,只是略略敷染而已。

画中的崇山峻岭,万顷波涛,枯木寒林,楼台殿阁,叫我们立即想起宋代绘画大师燕文贵、马远、郭熙与许道宁。至于二位菩萨的飘带衣袂与漫天的祥云所使用的勾线,爽利劲健,飘逸灵动,决不在武宗元之下。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马远《水图》,郭熙《溪山行旅图》、许道宁《渔父图》,武宗元《朝元仙仗图》;还要与《普贤变》和《文殊变》在两者极其相似的细节上相互关照)

这位画工是谁?他从哪里学来如此绝伦的画艺?他是来自中原的画师吗?他是谁?无法知道。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姓名。

历史缄口不言,对我们反而更加诱惑。

至少他把当时中原画风和当时绘画最高的水准带进了榆林窟。

同时,它又融入了瓜州本土的传说。

看,站在山崖上的一人一猴,身后一匹驮着行囊的白马。他们面对洪水阻隔,困惑地仰首问天,探询着前往西天之途。他们不是唐僧玄奘和弟子悟空吗?

(第3窟西壁南侧普贤像左后)

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原来唐僧玄奘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西出印度时,正是经过瓜州出去的。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取得了真经回国,同样经过了这一带;唐太宗还命令河西的官民在敦煌列队欢迎呢!至于,他身边的猴子则是源自印度佛教的一种虚构,一个民间传说。可是壁画上这猴子远远出现在明朝吴承恩《西游记》写作之前呀。很清楚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就在这里。瞧吧,连衣着模样,一举一动的姿态早都画好了。

这也表明河西人民对不畏艰苦、万里取经的玄奘无上的崇敬!

西夏时代的洞窟是榆林窟的历史高峰。它重要的意义是填补了西夏美术史的空白,使我们认识到这个民族独有的气质与审美。

在西夏的洞窟里,总是有一种密教的神秘气息笼罩着四壁。

密教形象曼荼罗全都是生头生脸,神奇又陌生。

西夏人特有的以石绿色铺地的&ldo;绿地画&rdo;,冷峻,空远,奥秘,又极富感染力。

西夏人密教浓烈的劲风一来,大唐以来显教‐大乘佛教华贵热烈的气息立时消泯了。

西夏人的王朝延绵了近两个世纪。接着登台亮相的蒙古人,他们于1227年占领河西,称雄于河西。

(外景。漫天荒沙与征尘,废弃的长城,铁蹄声)

同样虔敬佛教的蒙古人,照例在榆林窟兴建礼佛的洞窟。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榆林窟还经历了一次重修。

公元1246年,忽必烈邀请西藏名僧八思巴任国师。由印度和西藏而来的密宗文化,比吐蕃和西夏更为强烈,犹如一股大潮,涌入万佛峡。

(镜头进入第4窟、第10窟)

元代的榆林窟诸天神佛的形象立即发生变化。不单内容、构图、题材、图案等都不同以往,连佛的腰肢又回到佛教东传初始阶段。佛的腰肢也是印度式的&ldo;s形&rdo;了。

(第4窟北壁西侧绿度母、北壁东侧《灵鹫山说法图》,南壁东侧白度母,窟顶南披边饰)

榆林窟源远流长。从唐至元经历了七百多年。

(镜头回到外景)

这漫长的岁月和政权的变迁中,在榆林窟留下了每个时代的精神足迹。唐之热烈盛大,宋之典雅宁静,西夏之豪壮清峻,元之奥秘与朦胧。它是中国艺术史的天然和独特的画廊。在国家艺术博物馆中看不到的一些历史的空白,在这里却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同时,它又是西北各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单是不同时代的供养人‐汉族、吐蕃族、回鹘族、党项族、蒙古族,站在一起,就是一个各民族的历史合影。

虽然人们形象各异,面对天国时却是心灵相通。

它叫我们看到了古代河西多民族相融的生活真实。

在当时的军事地理上是多民族的争雄,在今天的历史文化中却是多民族的融合。

(各个时代各民族供养人的形象。用特技组成一张&ldo;全家福&rdo;)

我们要感谢这些创作出绝世之作的民间画工。

他们一代代人,都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一手举着油灯,一手执笔作画。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他们的作品丝毫不逊于绘画史上那些名家大师。

最珍贵的是,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画工,又带来不同的地域风格。既有正统的中原的&ldo;汉相&rdo;,也有异样的西域画风。至于那些出身于本地的画工,笔下却独具一种敦煌的样式。

(中原风格的代表是第3窟《普贤变》与《文殊变》,西域风格的代表是第4窟《灵鹫山说法图》,敦煌样式的代表是第25窟)

除去敦煌石窟,无论在哪里也没有对各民族艺术这样博大的包容。

(此处要出现莫高窟的一些代表作,与榆林窟的经典作品融为一体)

榆林窟和整个敦煌石窟一样,都是由于中外交流的古道丝绸之路的兴盛而步入辉煌,也由于丝绸之路的萧条而走向沉寂。

元代以后,海上丝路兴起,沙漠丝路衰落,整个中国对外交流的前沿转向东南沿海。

(一边是荒凉的戈壁滩和历史遗迹,一边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东南沿海的古城)

昔日车水马龙的中华帝国的国门,成了遥远而沉寂的后院。

风沙弥漫了这块昔日的宝地。

(沙尘暴中的榆林窟)

然而,榆林窟的文化与艺术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

它是不可或缺的敦煌之宝,是戈壁滩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是极其珍贵的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今天和未来会放射更灿烂和迷人的光彩。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如侵权,请邮件联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屈服  男神效应  青涩魅惑  十几二十岁  诸天旅人  亡夫看着呢  迷迭香  整个娱乐圈都在喜欢我  捡回来的回忆  耳洞  (综武侠同人)作为系统  先婚后爱之原来是你  我被反派大佬看上了  学长.学弟  穿越成反派  杀死叶孤城[综武侠]  爱情急转弯  [洪荒]山海开发商  好仙不长命[洪荒]  总裁前妻不下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