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是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哪怕被贬了官,他仍然不忘国事。
不出意外,今岁的新科进士大部分都会派到地方。
对于这些刚刚入仕的新人,王曾毫不怀疑他们的忠心,但他们也可能会成为不稳定的根源。
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太急了,不行,太弱了,也不行。
该大时大,该小时小,才能做出一锅鲜美的鱼汤。
分寸的把握,尤为重要!
而这,恰好是新科进士缺少的东西。
凡事都具备两面性,尤其是地方官,作为最接近百姓的亲民官,难处很多。
偶尔也会用上一些看似不合适的策略。
当然,其中肯定不乏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但王曾坚信,那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官员还是心系朝廷,心系百姓的。
不能因为几颗老鼠屎,便全盘否定所有人的。
这样对那些兢兢业业的官员,不公平。
为国为民的官员,需要监督吗?
什么样的人,需要监督?
唯有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官员,才需要监督。
况且,朝廷本来就有地方监司,现在又多加了一层。
如此一来,进士观政的用意还需要多说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实,王曾理解帝王的猜忌心。
历代帝王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总觉得有人想害自己,想夺权,想颠覆自己的统治。
五代时期的遗毒,更加加剧了此类想法。
太祖、太宗、真宗,莫不是致力于分割相权、军权,如此做法,既是稳固赵宋的统治,也是为了终结乱世。
因此,哪怕文人的权力被变相了压制了,也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抗议。
但到了官家这一代,赵宋的统治基础已经足够稳固,眼下,已然不需要层层监督。
适当的松绑一些,也许会更好。
冗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信任的缺失!
所以,为了稳固政权,一层又一层的监督就被套上了。
王曾很担心,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君臣关系很可能会越来越紧张。
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主无法百分百的信任臣子,臣子又如何百分百的回报君主?
显然,王曾是崇尚以德治天下的,教化才是重点。
此时,王曾还不知道,他马上就要换位置了,他的那封奏疏给了李杰一个感觉。
王曾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好忽悠?
不然的话,王曾为何呈上一份罢殿试的奏疏?
殿试固然是缺点,但殿试却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终宋一朝,除了谅阴期和特恩之外,殿试从未取消。
明清也是一直沿用三级科举制度。
哪怕到了废除科举的年代,科考的余韵仍在回响。
学习改变命运,就是最好的印证。
……
……
……
政事堂。
看到宫中最新传出的手诏,吕夷简的嘴角不由露出一抹苦笑。
【知青州王曾,改知兖州】
虽然青州和兖州都是古九州之一,但到了宋初,青州和兖州的地位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和青州相比,兖州要稍逊几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诸天游戏巡礼者 全球迷雾求生 战医圣婿 我的属性面板去弑神了 末世从全球副本开始 四号玩家 顶级鉴宝师 荒野求生之全能王者 我的超能力是鼠标? 电影系统逍遥游 八零年代小锦鲤 回到过去当钓王 娱乐圈之世界级导演 首富:从重返1990开始 白烛扎纸店 从漫威开始学习 社死后的艺人生活 玩命挑战 机械血肉 签到使我幸福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