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此同时。
大魏京都。
第一批大魏文报已经售空,第二批大魏文报需要等到半刻钟的时间送来。
得到第一批大魏文报的百姓们,争相恐后地阅读。
当看到标题之时,大魏百姓们彻底愣住了。
【鸠占鹊巢,老而不死】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出现,前面四个字,百姓们暂时还不明白,但这最后四个字,大家还是能看懂的。
老而不死?
这不就是在骂蓬儒吗?
这许清宵当真是大胆啊,直接辱骂一位天地大儒?
这......这.......这还当真是够许清宵啊。
“好!好!好!骂得好,骂得好啊。”
“畅快,畅快,实在是太畅快了。”
“我还没看内容,光是看这个标题,我已经爽了,你们爽不爽?”
“昨日在我心中的郁结之气,瞬间没了,哈哈哈哈。”
“我就说,许大人一定不会忍让的。”
“这才是许大人的脾气,就该骂一骂了。”
百姓们纷纷振奋而喜,说实话他们心里也憋屈啊,不过他们也一直好奇,许清宵会不会骂回去。
只是当这个标题出现之后,他们兴奋了,也激动起来了,这骂的简直是够爽快。
不,不是够爽快,是极其爽快。
紧接着,百姓们开始阅读大魏文报当中的内容,直接跳过了国家大事和地方趣闻,他们现在就想要看看许清宵写了什么东西。
怎么骂蓬儒的,还有什么叫做鸠占鹊巢。
很快,众百姓看向内容。
许清宵的写法也极其简单,以讲故事的方式去讥讽回去。
鸠占鹊巢的故事很简单,有一种鸟类,名为鸠,他们不会铸造高巢,繁衍后代,从来不是自己去孵化喂养,而是将自己的蛋,生在鹊巢之中,让鹊鸟为他们养育后代,甚至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吃饱一点,不惜杀害鹊鸟子嗣。
就是这么一个极其简单的寓言故事,许清宵没有动用多少文笔,但这个故事的意义,许清宵用这么一个故事,来讽刺大魏文宫的一些大儒。
他们占据着大魏文宫,自称是圣人一脉,从而说的话,做的事,代表着圣人,明明是自己的思维想法,却非要说是圣人的思维想法。
问题是你还不能反驳。
许清宵明里暗里的讽刺,倒也直接,同时许清宵这篇寓言故事的核心,是要杜绝这种现象,绝对不能盲目听从他人之意见。
不是说别人的就一定好,甚至许清宵拿出自己举例子,自己曾经是一名捕快,但发现做捕快做了十年都做不好,跑去读书,忽然就开窍了。
许清宵稍稍过度一番,其实也是一种粉饰手段,不然直接开骂有什么意义?
他要做的是,既教育百姓,又要告诉天下百姓,大魏文宫之中的某一些人,就是鸠鸟,心肠歹毒,排除异己,完全没有一点大儒风范。
只要不是傻子,基本上都不会看不懂这篇文章的内容。
至于老而不死。
许清宵更加直接了。
许清宵书写文章,其内容便是提到了大魏,许清宵认为,大魏之中,有无数有能力有才华的读书人,他们明明有能力为国家效力,明明有能力更好的改变这个世界,让大魏走向繁荣。
但他们身份卑微,往往有一个非常好的意见,却因为他们的人微言轻,以致于没有传达到上面,以致于大魏错过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而这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有一些人,老而不死。
甚至许清宵直接举例,太平诗会的事情,为什么太平诗会,大魏才子如此不堪一击?
你说大魏衰败?我承认,可问题是衰败的是经济和军事力量,是国家力量,而不是你们文人力量。
七次北伐,死了多少读书人?又死了多少战士?
所以北伐没有影响大魏,那么大魏还是这个大魏,文宫还是那个文宫,为什么会输的这么惨?
就是因为,有人老而不死,他们感觉要死了,吊着一口气,把持着重要权力,用陈旧的思想,去禁锢新一代的读书人。
他们限制的不是一群有志青年,他们限制的是大魏发展。
他们残害的不仅仅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而是大魏苍生。
他们泯灭的不是天下读书人,而是泯灭了儒者之心,向上之心。
到最后,许清宵更是文笔犀利,严肃批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修罗神帝 爹地有病妈咪有药御敬寒姜南希 异术强婿秦浩林冰婉 修仙从第三次转生开始 修仙三百年突然发现是武侠 姜南希御敬寒 诸天夺运路 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御敬寒姜南希 都市之战神奶爸 快穿女配专治各种不服 从天牢走出的强者 从县令开始修仙 陈安阳的幸福生活 假千金她不服输 江山凰途之庶难从命 考古学家的原始男友 我用闲书成圣人 最强乡村神医 全民登陆:开局获得九阴真经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